相关问答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到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资。诉到法院后,大多数法院按照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3个月,也...
你们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你应当尽快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工资和补交社保和支付双倍工资等,因为时效只有1年,超过了时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拖欠工资其实是无故拖欠工资的简称,即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超过规定发工资的时间还没有发工资给劳动者。按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工资发放暂行规定》也规定,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发放。工资最少每个月发放一次。因此,使用者必须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就会拖欠工资。2、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首先,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九十一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的规定,如果在劳动行政部门命令支付的期限内不支付的话,使用者必须按照支付金额的50%以上的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支付工资就算违法。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 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支付工资。工资发放的时间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但都应当按月发放,超过公司一般的工资发放期限即为拖欠工资,是违法的。 《劳动法》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九十一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3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