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药生产销售罪是根据药物的有毒物质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量刑,与假药销售金额无关,即只要有制售假药的行为,无论是否有危害后果,都要刑事追究。生产...
一般情况三千元以上可以立案。 网络诈骗只是运用网络手段进行的诈骗行为,形式不同,本质都一样,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药品即使是假药,也必须是足以危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具体以公安委托的鉴定机构出具的结论为准),才能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若没造成严重后果,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并不以金额与数量定罪,只要实施了该行为,即构成此罪,金额与数量只是量刑的参考因素之一。若已被刑事立案,建议委托律师跟进。
销售假酒属于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起诉讼:1。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超过5万元;2。假冒伪劣产品未销售,价值超过15万元;3。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额不足5万元,但销售额乘以3倍,假冒伪劣产品价值超过15万元。
3000元以上立案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11年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2次会议、2010年11月2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4月8日起施行。二○一一年三月一日为依法惩治诈骗犯罪活动,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现就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9人已浏览
642人已浏览
374人已浏览
3,2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