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劳动者因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被判为无效,企业应如何向劳动者赔偿?

2024-12-27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自始无效,且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害,则应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确定赔偿责任的原则是根据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害程度来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且给劳动者造成损害,则应按以下规定赔偿劳动者的损失: 1. 如果合同导致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则应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支付相当于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 如果合同导致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则应按照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 如果合同导致劳动者工伤或医疗待遇损失,则除按照国家规定提供工伤或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 如果合同导致女职工或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则除按照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 如果合同约定其他赔偿费用。 对于劳动者因无效劳动合同向用人单位提出的赔偿请求,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提出。但需要注意,这里所指的无效劳动合同是指经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的,而不是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自己认定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且给对方造成损害,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