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看谋取该利益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规定。这里法律规定应当是广义的有国家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其应当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条例、规定、办法、通知、...
根据我国《刑法》第389条第一款之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从该条文的规定可以看出,构成行贿罪的要件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2008年11月20日“两高”《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规定:“在行贿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此规定将“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界定为两类:一是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二是行贿人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有学者将通过第一类行为获得的利益称为“实体性利益”,将通过第二类行为获得的利益称为“程序性利益”。
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于处罚. 是否免于起诉要看具体情形,是主动交待行贿行为还是直接被查出来!要分情况分析!数目不算大,有免于起诉的可能。
不谋取不当利益也可以构成行贿罪。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行贿罪的必要条件。行为人不为不正当利益行贿的,不构成行贿罪。但是,因为被勒索给国家工作人员财产,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0人已浏览
1,620人已浏览
217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