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担保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担保合同是指为...
担保合同应当由当事人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并遵循诚信原则、通知、协助等附属义务。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担保人应当按照约定承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担保合同的期限从主债权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一般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就担保期限协商约定,其约定期间应当晚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的,其担保期间为六个月。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保证是指卖方可以要求买方提供经济实力强、遵循诚实信用的法人作为第三方来保证买方的付款。一旦买方不能按期付款,担保人将承担付款责任。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1担保人应自愿。保证人应与销售方签定书面保证合同,并写明保证的内容、方式、由双方签字、盖章。2、担保合同中应明确规定担保人的责任。要注意代为履行与连带责任的区别。代为履行是指只有当原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和赔偿损失时,才能要求担保人履行债务和赔偿损失。连带责任是指债务人只要不履行债务,无论是否有履行能力,债权人都可以直接要求其履行或赔偿损失。3以原债务变更或修改原债务合同时,必须事先征得保证人得同意,否则保证人不负责保证责任。四是合理选择保证人。需要注意的是,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不能担任担保人,选定的担保人确实可以承担相应的支付责任,即需要对担保人进行信用调查。5、在签订保证合同时,以下内容不可或缺:被保证的债权类型金额;保证的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保证期限。
1担保方应该是自愿的。2应在担保合同中明确规定保证人所承担的责任。3以原债务变更或修改原债务合同时,必须事先征得保证人得同意,否则保证人不负责保证责任。4合理选定保证人。 5.被担保的债权种类、数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