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法律角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来讲,企业制定的薪酬制度最终落实于工资的支付环节,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工资支付的流程予以梳理:1、确定工资支付的项目及工资总额根据企业的薪酬制度或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确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及工资包含的项目。
企事业单位干部工伤退休待遇主要是: 1、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3、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按照政府文件规定,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支付项目好几项,其中第一项是 基本养老金=〔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 其中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职务补贴,综合补贴,出勤补贴等,出勤补贴不算,其他的都可以算在内。 国家规定的综合补贴的的具体规定都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规定的,各地不一样。 国家规定的计发比例,基本养老金计发比例为0.4%。 退休金与退休年龄有关。因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等,并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基本公式:基本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本息和÷120调整系数,各地实际计发公式会有差别,以当地政策为准。 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是非常容易遭受到工伤的侵害的,所以在他们面临退休的时候就理应得到必要的工伤退休待遇作为一种生活的保障,而待遇的标准主要也就是在他们正常工资的基准上进行月数的倍加,经过计算后的调整就可以让他们获得合理的待遇。
到达退休年龄工伤待遇,若是未办理退休手续或者未依法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若是用人单位招用退休人员的,如果已按项目参保方式缴纳工伤保险的,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若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不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74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5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