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欺诈合同构成要件如下: 1、欺诈方存在欺诈的故意; 2、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 3、当事人因行为人的欺诈行为签订了合同; 4、当事人因签订了欺...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素如下: 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对象为财产所有权; 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客观地说,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欺诈者有欺诈意图。欺诈的意图是指知道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希望或放纵结果。二、欺诈者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是指欺诈者故意陈述错误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三、被欺诈者因欺诈而犯错误。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等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构成欺诈,一般必须是被欺诈人的错误认识与欺诈人的欺诈行为有因果关系。四、被欺诈者因错误而表示意思。如果被欺诈人的意思表示不是因为欺诈,也不构成欺诈。这表明被欺诈者的意思与欺诈有因果关系。
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构成合同欺诈的条件: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欺骗对方的故意;二是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骗行为;三是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订立了合同;四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使对方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在我国法律规定当中,当事人一方因合同相对方欺诈而订立的合同,该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此时被欺诈方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以维护自身权益。以欺骗方式签订合同的,可能还会涉及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此时就涉及刑事责任,需要公安机关介入。在此提醒大家,签订合同特别是涉及重大财产的合同,签订前首先要委托专门人员对合同予以审查,在签订后发生对方存在欺诈、诈骗行为的,尽早起诉处理,涉及犯罪的,尽早报警处理,以免损失扩大。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素: 欺诈者有欺诈意图。 2、欺诈者实施欺诈。 3、被骗人因欺诈而陷入误解。 4、被骗人因误解而表达意思。 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欺诈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另一方违反真实意义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欺诈行为的,欺诈方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2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