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买断工龄即解除拉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2、...
一、法定工作时间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它包括每日工作的小时数和每周工作的天数和小时数。工作时间不仅包括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当提前书面辞职,如果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员工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请假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为无薪假,事假以天或小时为计算单位。员工请事假每天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员工请事假每小时的扣薪标准是:月基本工资/21、75天/8小时。这就是新劳动法事假的规定。
所谓的新劳动法解读,就是对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包括:1.立法原则,立法宗旨非常明确,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用人单位有自主权,劳动者可自主选择。2.签订合同,一月内不签订合同,赔劳动者两倍工资;签订无固定期合同,出法定事由仍解除;合同期时间有长短,续签两次为无固定;解聘要给经济补偿,辞职履行告知义务;违约金限两种情况,试用期限约定一次;劳务派遣同工同酬,实施岗位有“三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9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