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侵害名誉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中侵权人以诋毁对方名誉为首要目的,而对于不正当竞争同样属于侵权行为,但是采取的手...
侵害名誉权和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是表现形式不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中侵权人以诋毁对方名誉为首要目的,而对于不正当竞争同样属于侵权行为,但是采取的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种侵权行为,又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构成犯罪。《反不正当竞争法》之所以将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规定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因为该行为明显地具有欺骗性,容易导致消费者将仿冒的商品或者服务误以为被假冒者的商品或服务,致使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正是因为商标侵权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当事人在选择诉讼请求和适用的法律依据时也应该予以注意。
对于不正当竞争和侵权有何区别这个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认的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营者相竞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五花八门、形形色色、举不胜举。所以,各个国家的竞争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概括性的规定,然后再具体列举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文加以禁止。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四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另外七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包括市场混淆、商业贿赂、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商业毁谤。
不正当竞争+侵权竞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15项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称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5)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 (6)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本地产品的流出或外地产品的流入; (7)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 (8)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 二、商标侵权(TrademarkInfringement)即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具体包括: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三、可见,二者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商标侵权里只有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才属于不正当竞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4人已浏览
392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