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仲裁法》在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简而言之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委便无权仲裁,而《仲裁法》第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了,仲裁协议的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据此,按照法律条文的体系理解,当事人只有签订了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明确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及仲裁委员会,相应的仲裁委员会才有权受理,而对于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没有约定的仲裁事项,仲裁委员会既无权受理更无权审理。 对于仲裁条款约定的仲裁事项为“协议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假如仲裁委员会对“解除合同”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决的内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是否可以撤销。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协议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包含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切争议,视为概括约定为合同争议,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合同解除“事项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没有超裁不应当撤销;另一种观点认为,仲裁条款约定的可仲裁事项为“合同履行中”产生的争议,对于“合同解除”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事实角度都属于应当另行约定的仲裁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可仲裁事项范围,理由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从该条款不难看出三点:第一,在当事人仲裁事项概括约定为合同争议时,基于合同的各种纠纷都能认定为仲裁事项;第二,在当事人仲裁事项具体约定为合同成立纠纷、合同解除纠纷、合同履行纠纷等事项时,仲裁事项应当认定为当事人具体约定的事项;第三,“合同履行”与“合同解除”属于互不包含、互相平行的应当分别具体约定仲裁事项。另一方面从事实来看,若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若双方发生争议。提交。仲裁”,合同的履行以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为前提,只有在双方签订的协议成立并生效,才会产生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若合同解除,协议便无法履行,也就不可能会产生履行过程中的争议,所以合同解除与合同履行在事实上也是互不包含,互相对立两个独立的仲裁事项。故仲裁协议仅仅约定“合同履行中”的争议事项属于仲裁事项,“合同解除”不属于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范围,仲裁事项超裁应当撤销。
任何一种违约行为都可能引起合同纠纷。对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 1.和解。和解是由争议各方根据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各方实际情况,自行协商而不需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是纠纷常见的解决方式。但由于和解协议缺乏的法律约束力,有些人可能会出尔反尔,使和解结果成为一纸空文,延误了纠纷的有效解决。 2.调解。调解是由争议各方选择信任的第三方居中,就合同争议进行调解处理。调解通常是以各方互谅互让为原则进行。此方法解决纠纷的可能性较和解大一些,但由于调解协议与和解协议一样不具有强制性效力,也使得纠纷的解决难尽人意。 3.仲裁。仲裁指争议各方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者纠纷发生以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依据仲裁规则居间进行居中调解,依法做出裁定的方式。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并可根据生效的仲裁协议申请强制执行。 4.诉讼。诉讼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最后方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争议双方的请求、事实和法律,依法做出裁判,藉此解决争议的方式。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不管是发生哪种纠纷,都需要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解决:1、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2、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解决或者民事诉讼解决法律规定,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1)申请仲裁解决问题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民事诉讼解决问题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处理房屋租赁纠纷的过程当中,当事人可以选择自行进行协商,也可以申请仲裁,还可以提起诉讼。只要是合法合理的方法,都是支持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197人已浏览
89人已浏览
1,1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