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是税前。 2、缴纳个税的基数是税前总收入-个人负担社保部分-免税收入额,然后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才是个人到手的净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
是税前。缴纳个税的基数是税前总收入-个人负担社保部分-免税收入额,然后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才是个人到手的净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是指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税前。缴纳个税的基数是税前总收入-个人负担社保部分-免税收入额,然后乘以税率-速算扣除数,才是个人到手的净收入。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是指个人达到个人所得税征收点,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税金。
根据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所以,各地工资收入水平不同、五险一金的缴纳标准不同,也会影响个税改革后的税后收入。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同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也明显高于普通员工。所以对于个税免征额提高,对于收入较低地区和人员的边际影响会更大,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影响并不是很敏感。
最近个人所得税将进行改革,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会发生变化。但现在咱们依然适用薪酬扣税规范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然后进行个人所得税核算。 一、个人所得税核算公式 薪酬个税的核算公式为:应交税额=(薪酬薪水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运用超量累进税率的核算方法如下: 交税=全月应交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终劳动者拿到手的薪酬,也就是实发薪酬=应发薪酬-五险一金-交税。 【举例】 扣除规范: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规范算 如果某人的薪酬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81人已浏览
272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3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