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的执行分为以下情况: 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2、并处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的执行分为以下情况: 1、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2、并处剥夺政治权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开始计算;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间与管制的时间相同,同时执行;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现状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目前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刑罚附加刑由两个执法机关来执行: 1、在主刑执行期间,由监管场所执行。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在判决生效后,除余刑一年以下在看守所服刑以外,其他送往监狱接受教育改造和强制劳动改造。若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刑法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这时就由监管场所(看守所、监狱)施行对其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2、由公安机关执行。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是交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主刑的,如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由公安机关同时执行。对单处剥夺政治权利、刑满释放后及假释起开始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根据《刑法》第58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8条的规定,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执行。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这部分在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人员,属于监外执行罪犯,对于公安机关监管管理监外执行罪犯活动是否合法以及对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交付执行、变更执行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是检察院监所检察科监外检察的重要职责之一。此外,监外检察还包括对剥夺政治权利人员的监督考察和社区矫正。 在实践中,因监狱和地方工作衔接等原因,被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主刑执行完毕释放后,监狱机关和审判机关未将有关法律文书及时传递、送达执行地的公安机关和检察院,以致于剥夺政治权利人员漏管的现象还客观存在。
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应当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根据刑法的规定,有以下四种情况: (1)对于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或者主刑是、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2)对于判处管制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剥夺政治权利最严重的情况。 (4)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的,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2.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计算。根据主刑的不同,有四种情况: (1)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应当自判决死刑、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 (2)被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同时执行。这里所说的“同时执行”,是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不是等管制期满后再执行,而应在管制开始时就一同执行,当罪犯管制期满解除管制时,政治权利也同时恢复。 (3)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之日起计算,并且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有期徒刑、拘役执行期间。 (4)对于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应当自剥夺政治权利的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 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仍然享有政治权利。 3.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期满,公安机关应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其政治权利。犯罪分子在恢复政治权利以后,就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