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监禁是指关进监狱。拘留罪犯的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人民法院关于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执行通知书和判决书之日起一个月内,将罪犯送往监狱执行刑罚。监狱按照法定程序将被判处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罪犯带入监狱。监禁是指刑罚执行的开始,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执行。人民法院将罪犯交付监狱执行刑罚时,应当同时送达必要的法律文书,包括人民检察院起诉书、人民法院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和结案登记表。罪犯被交付执行时,监狱未收到上述法律文书的,不得监禁。上述文件不完整或者记载有误的,作出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补充或者纠正;对于可能导致监禁的,不予监禁。监禁罪犯应当进行必要的身体、人身和物品检查。体检时发现被判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犯罪分子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时不禁。
具体看情节定,符合缓刑的,不会收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监狱探监条件如下:根据《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亲属”是指由婚姻、血缘和收养形成的社会关系;“监护人”是指外籍犯的法定代理人。罪犯所会见的亲属或者监护人必须持有效的身份证并确系罪犯的亲属或者监护人(具体会见事宜,各监狱根据有关规定均制定了相关制度)。到不同的地方探监,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一、主体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二、证件条件。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现在的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三.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的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4人已浏览
920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8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