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扭伤、碰伤等轻微创伤,确实影响正常工作的,准予休假时间不超过5天。 2、需要手术缝合、包扎,伤情较轻的,准予休假时间不超过12天。 ...
如果劳动者因工伤骨折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遭受工伤事故导致肋骨骨折时,想要获得相应的赔偿金,受伤者必须首先对自身伤情进行专业的评定。根据我国相关法规,伤残程度共划分为十级,每一级别的具体情况均有所不同,因此所能获得的赔偿金额也会相应产生差异。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工伤赔偿标准,但并不是所有发生工伤事故的伤者都能够毫无争议地按照该标准获取完全赔偿。有时候,还需要经过双方协商达成共识。 总的来说,工伤肋骨骨折的赔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待遇以及工伤后续待遇。医疗待遇主要涵盖全额支付的医药费用及护理费用;停工期间则是指工资仍需按照原有的标准发放;至于工伤后续待遇,如果涉及到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则将按照7至10个月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并发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骨折工伤休假时间规定为十二个月之内,具体几个月根据具体伤情确定;如果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这个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可申请劳动仲裁,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9人已浏览
312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