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
根据刑法第82条、第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应当遵守下列程序: (1)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 (2)中级以上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与被服刑人员当地民下门市部协商请求其到服刑处所进行登记,也或以与监管部门协商请求押送,被服刑人到民政部门进行登记。
随着快餐式时代的到来,闪婚闪离都是很常见的事情,结婚就是一本红本子的事。说到离婚,无非就是两种方式,一种选择去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另一种就是走法律途径,通过向法院提出诉讼离婚,当然这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的。那么对于特殊一点的情况,人身自由被限制的在服刑的人员来说,结婚之后因为自身的原因自由受限,长时间与配偶的分离让彼此的感情趋于冷淡,为了不耽误彼此,想选择离婚,那该怎么办呢,显而易见,这样的情况下一般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的程序。首先,第一步申诉人需要提起申诉。申请人把自己准备好的离婚起诉书、副本和与此有关的所有证据一起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那边,法院那边收到后会对这些资料进行检查审核,如果审查的结果是所有的资料信息都符合我国法律所要求的,那么人民法院就会对此进行立案处理,否则就会驳回申请人的诉求,说明理由顺便把所有的资料一起退还。然后,第二步被告需要进行书面答辩。人民法院会在立案起的5日之内把申诉人离婚起诉书的副本发给在服刑的配偶,并且让其在收到副本的15天之内对于这份起诉书写出一份书面答辩,不是个人可控的因素造成书面答辩未能按时完成的前提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延期申请,通常都会得到批准。最后一步就是法院开庭审查处理。法院确认好开庭的时间后会把传票发给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通常情况下是需要到场的,如果实在不能到场的话需要向法院出示自己对于这场离婚申诉是否同意的书面意见。双方在法庭上都可以提前找好代为申诉的专业人员,为自己的诉求争取最大的成功。在所有的陈诉结束之后,人民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诉和各自提交的资料等作出是否认同离婚的判定,与此同时也会对相关问题,如夫妻双方共同的财产怎么划分,两人的子女后续该由谁去抚养教育,每个人该承担的责任等都作出详细的裁决,避免后期因这些问题产生矛盾,影响家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申请离婚诉讼的最后结果不一定都是法院判定离婚,或许经过协调双方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彼此和好或者协商离婚,法院只会对协商意见不合的前提下才会依照我国法律对此作出裁决,裁决也是视法律而定,可能判定离婚,也有可能不认同离婚。在开庭结束拿到判决书后,如果不认可法庭的裁决,可以在15日之内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超过规定时间的根据民事诉讼法就需要按照原判决书去执行,不能改变是否离婚的最终结果判定,只能针对之前判定的关于夫妻财产划分以及孩子养育的问题才能申请进行再次审理。
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办理假释《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1、对象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2、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此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把握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须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为了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未成年犯的假释在掌握标准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适度放宽。(2)对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的假释,主要是根据他们的改造表现,同时也要考虑原判的情况,应当特别慎重,严格掌握。3、时间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为了使假释制度的运用有必要的灵活性,《刑法》第八十一条同时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特殊情况”应包括如下情形:(1)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2)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3)罪犯有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4)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除外;(5)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6)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7)其他特殊情况。4、限制条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此外,法律对适用假释规定了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人假释的,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累犯不能假释,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