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之概念所谓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同时履...
合同履行的抗辩权:是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 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可享有同时履行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前,有拒绝自己给付的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法律上的根据,在于双务合同之债权债务在成立上的关联性,一方债权债务不成立或不生效,他方债权债务亦不成立或生效。成立的关联性决定了履行的关联性,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履行自己所负的债务,在一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前,他方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法律要件: (1)频双方因同一合同互负对价债务; (2)须行使抗辩权曲当事人没有先给付义务; (3)须双方债务已届请偿期; (4)须对方当事人未为给付或提出给付。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包括以下三种: 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互负,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 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2、先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3、不安履行抗辩权: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应当先履行债务,但是其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有如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一、什么是同时履行抗辩权 双务合同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为对待给付之前,有权拒绝对方请求自已履行合同的要求的权利。合同的同时履行规则是商品交换规律在合同关系中的反映,是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一古老交易原则的确认和发展。同时履行抗辩权在法律上的根据在于双务合同在成立上的关联性,由此决定在履行上的关联性,即一方的权利与另一方的义务之间具有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合同履行上的关联性要求双方当事人同时履行自已所负的合同义务。法律上设立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目的在于维持当事人在利益关系上的公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自已所负义务而要求对方履行义务则有悖于公平观念。 二、如何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 (一)双方当事人互负对待给付。 同时履行抗辩权适用的首要条件就是,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个双务合同关系产生互负债务,承担对待给付的义务。互负债务是指双方当事人所负的债务具有对价性,在享有对方的债权的同时也向对方负有债务,双方均是合同的债务人和债权人,对方的债务是自已债权实现的对待条件。对于此项抗辩权是否仅适用于双务合同,理论与实践界存在不同的观念,依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范围仅为双务合同如买卖、互易、租赁等合同。 (二)合同未约定履行顺序,即“没有先后履行顺序”。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要求当事人同时履行。只有在双方当事人的债务同时到期时才可能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但对“同时履行”的理解存在不同的观念,有的认为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有的认为是在同一时间履行。对于“同时履行”的理解不宜过分机械,不应仅局限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情形,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要双方约定履行的时间相差不大的,都可视为“同时履行”。如当事人约定在合同中载明“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货到付款”、“款到发货”等的,均可认为是属于“同时履行”的约定。如果无法律规定、当事人亦没有约定一方应先履行,则可认为“同时履行”。不适当的限制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有违立法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 (三)须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未按约定正确履行债务。 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可以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但由于法律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及其具体情形均未作出明确规定,以致实践中对此认识和做法不一。所谓“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包括下列情形: 1、瑕疵履行,即交付的标的物有瑕疵,包括全部质量有瑕疵与部分质量有瑕疵; 2、部分履行,即交付部分标的物,此种情况下与履行存在质量瑕疵一样,合同的目的仍然没有全部实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方交付的标的物仅有轻微瑕疵,且不影响另一方实现合同目的,另一方并不当然能据此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 (四)须对方的对待履行是可行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以对方能够履行合同为必要的。如果对方不能履行合同的,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就失去了意义。如以特定物为合同标的的合同,在履行之前该标的物毁损灭失的,合同履行成为不可能,此种情况已不发生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可以根本违约主张解除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54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