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市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咨询机制。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设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对湿地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湿地名录的拟定、湿地保护范围的划定...
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每五年开展一次全市湿地资源调查,建立湿地资源档案。湿地资源调查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湿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湿地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具有一定规模和景观价值,适宜开展生态展示、科普、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设立湿地公园。市级湿地公园的设立,由所在地区县园林绿化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报市园林绿化行政部门批准。区县级湿地公园的设立,由所在地区县园林绿化行政部门决定。湿地公园应当划分为湿地保育区、生态功能展示体验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实行分区管理。在保育区内只能开展保护、监测等必需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活动;在生态功能展示体验区内只能开展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活动;在管理服务区内可以开展管理和服务等活动。
列入名录的湿地的管理机构或者责任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执行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二)制定并实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制度;(三)开展有关湿地资源调查并建立档案,组织湿地生态监测,及时分析监测结果,适时调整保护措施;(四)组织实施湿地保护、恢复等;(五)及时清理废弃的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六)制止破坏湿地的行为,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七)组织开展生态展示、科普、生态旅游等活动;(八)开展其他湿地保护活动。
在河湖上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湖的各类工程和在河湖管理范围、保护范围内修建桥梁、道路、管道、缆线、闸房、码头、渡口、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及其附属设施需要临河、跨河、穿堤、破堤、筑坝、围堰的,建设单位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送工程建设方案。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决定,不同意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工程开工审批手续并与河湖管理机构签订管理协议;工程竣工后,应当报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49人已浏览
671人已浏览
13,231人已浏览
2,7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