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包括放火罪、失火罪、决水罪、过失决水罪、爆炸罪、过失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
危害公共安全罪只是一个总称,下面还有很多具体的罪名,不同的罪或者危害后果不同,受到的处罚也不相同。比如说放火罪、投毒罪一般情节的是三年以上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概括性犯罪,不同犯罪的最低判决标准不同。1、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在生产经营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六条的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性、腐蚀性物品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造成重大伤亡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5、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纠正措施,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6、根据刑法第139条的规定,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责任的人员不报告或者谎报事故,延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最低判决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五个月左右。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会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检察院做出起诉决定的,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会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第一百七十二条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0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89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