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履行期限变更的条件: 1、具有合同履行变更的客观事实。情事泛指作为法律行为成立基础或环境的一切客观事实;变更是指情事在客观上发生了异常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十五条【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认为,协作履行原则含有如下内容: 1、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2、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常要求债权人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方便。 3、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否则还要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4、发生纠纷时,各自应主动承担责任,不得推诿。
1、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尽量为其履行创造必要的方便条件,以使其实际履行得以实现。 2、一方当事人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需变更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也应及时答复,共同协商妥善的变更办法。 3、一方当事人确实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向对方说明情况,对方接到通知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挽回损失。 4、一方当事人因过错违约时,对方应尽快协助纠正,并设法防止或减少损失。 5、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协商解决。 应当强调,协作履行原则并不漠视当事人的各自独立的合同利益,不降低债务人所负债务的力度。那种以协作履行为借口, 加重债权人负担,逃避自己义务的行为,是与协作履行原则相悖的。
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在合同成立生效以后,履行终止以前。一方面,如果合同履行变更发生在合同订立时,就应认为当事人已认识到发生的事实,而当事人仍以对自己不利的已变更的情事作为合同的内容,就表明当事人自愿承担风险,所以事后也就没有保护的必要;另一方面,如果在合同履行完毕后才发生合同履行变更,由于此时合同关系已经消灭,所以不适用合同履行变更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7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