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
1、申请链接。工伤保险部门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出具收据,如材料不均匀,应当出具《补充材料通知书》》;2、受理环节。基本资料收齐核实且符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先等待劳动部门的处理,单位已经申报的话,就意味着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会由工伤保险支付工亡赔付的。劳动部门受理的过程会将认定工伤的科室、劳动仲裁科室、社会保险报销科室的人一起联合办公,最终才会按照法律给予你们报销。如果你们对最终的赔付不服的话,或者是想要其他的(除工伤保险赔付的,属民事的)直接向法院起诉。如果该单位支付的单位没有支付(除工伤保险支付完的),可以向仲裁委申请仲裁。
工伤认定之后并不能马上进行理赔,需要员工治疗完毕,进行医疗终结,根据是否存在后遗症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以及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来进行报销及赔偿金额。 工伤流程如下: 1、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员工治疗完毕或者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判定伤残等级。 4、待遇审核,员工或者单位根据医院的治疗发票、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想社保中心申请待遇审核,下发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以及伤残补助费用。 5、如果员工需要解除劳动关系,有伤残员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待遇。
工伤认定后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具体伤情确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工伤待遇主要有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期间工资待遇不变;构成伤残等级的,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构成伤残等级并解除劳动关系的,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