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国务院1992年《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国务院第103号令)第17条规定,企业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解除劳动合同、辞退、开除职工。...
企业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依据是什么?1、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对职工罚款没有法律规范依据。2、按照现行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以减少违纪职工工资的给付、降低违纪职工的待遇、免除职务,甚至终止劳动合同等劳动法许可范围内的措施,对违纪者作出内部纪律处罚,是为了维持单位对职工进行正常管理所必要的,应当准许。其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劳动法》的规定比较笼统,《条例》的规定就很详细,它规定企业对职工违纪行为的惩罚包括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纪律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留用查看和开除七种,经济处罚有罚款、停发工资、降低工资级别和赔偿经济损失四种形式。《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全体职工,其它类型的企业在奖惩职工时,可以参照《条例》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不过,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规章制度作为惩罚的依据的前提是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是依法制定的合乎法律规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单位对违纪职工的处罚规定,一定要在劳动法许可的范围内,其处罚要与职工的违纪的程度大致相当。
若是严重违反了企业规章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将职工开除;若是违反了企业规章,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只有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实施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的机关,才能依法定程序和权限,对违法者采取罚款等强制措施。而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 但是,用人单位以减少违纪职工工资的给付、降低违纪职工的待遇、免除职务,甚至终止劳动合同等劳动法许可范围内的措施,对违纪者作出内部纪律处罚,是为了维持单位对职工进行正常管理所必要的,应当准许。其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劳动法》的规定比较笼统,《条例》的规定就很详细,它规定企业对职工违纪行为的惩罚包括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纪律处分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留用查看和开除七种,经济处罚有罚款、停发工资、降低工资级别和赔偿经济损失四种形式。 但是处罚的数额应当视工作岗位性质和员工实际收入等多种因素来定论,前提是必须符合正常人的一般性判断标准。可以参考上述《条例》第16条规定,对职工罚款的金额由企业决定,一般不要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的20%.如扣发违纪职工工资的,还应当为其保留符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规定的工资,作为生活的保障。如果职工违纪情况严重而被终止劳动合同的,则不必如此保留。 所以,单位在符合劳动合同约定或者规章规定的违纪情况下是可以处罚的,但是数额,情况一定要有明确规定,像你这种肯定是违法的,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可以先协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3,126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