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期限不得超过240个月,即20年。第一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每月1000元的标...
个人所得税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0个月。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根据法律规定,一审民事诉讼程序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裁判。每个阶段又由于情形不同而规定了不同的合理期间,这些规定是判断法官执法过程是否合理的依据。期间的规定包括,法院收到起诉状后,认为符合条件的,7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因此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8条的规定,公检法三机关采取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此外对各级人大代表实施监视居住时与取保候审的要求相同,也要注意遵守有关规定。监视居住也有其解除、撤销和变更情形,其原因与取保候审相同,监视居住通常变更为逮捕。对监视居住解除、撤销和变更时,也要制作有关文书,向有关个人和单位宣布和送达。解除监视居住的情形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2、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3、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4、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5、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居住要求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的,经检察长批准后,解除监视居住;经审查未超过法定期限的,书面答复申请人。监视居住如何具体执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监视居住会有时间上的限制,因为对于办案人员来说,如果自己不能进行一定的权益维护就会导致问题的解决出现问题,所以对于有关的当事人来说,即使自己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益维护,对于时间的限制有关的法律会有明确的规定与约束。延伸阅读:可以在监视居住期间会见律师吗?监视居住后还会逮捕吗监视居住期满后怎么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9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