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反不正当竞争法》把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
1. 通过调查,三名客户转入我行800万元存款前后衔接、相互关联,办理定期存款并... 2. 因客户在银行剔除贷款后的净资产只有80万元,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为此可以看出代理保险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第十三项主要业务之一。该法第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依法接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法律规定其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机构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
《商业银行法》第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为此可以看出代理保险业务是商业银行的第十三项主要业务之一。该法第十条规定:商业银行依法接受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但法律规定其有关业务接受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机构监督管理的,依照其规定。
一、认定商标侵权,主要涉及商标比对和可能造成消费者的混淆等问题。 商标比对,是指被控侵权商标与权利人注册商标进行比对,两商标相同或近似是认定侵权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商标比对需要遵循三个原则:整体比对原则,要部比对原则,隔离比对原则。整体比对,要求在“隔离观察”的情况下判断两商标在整体上是否接近,而不能对两商标中相对应部位进行分别比较。 商标法的立法目的是要防止消费者对商品的服务和来源发生混淆,认定商标侵权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被控侵权行为是否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来源产生混淆,“混淆的可能”是商标保护的核心问题,是划定合理商标权利范围的基础。在认定混淆时,应以普通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同时须考虑已注册商标的显著性与知名度。 二、所谓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或违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了“禁止食人而肥或搭便车”等精神。因此,认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行为人的主观状态,是否具有不正当竞争的恶意,二是行为人是否在客观上实施了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1,486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