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开庭后能否提交证据:开庭后也可以提交新的证据,但要说明原因。...
法院审理民事案件,要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告知的有举证期限,当事人要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否则逾期举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1、《民事诉讼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开庭后还可以提交新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一些规定》第41条,《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1项规定的新证据,1、一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当事人一审证据到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确实因客观原因无法在证据期限内提供,经人民法院许可,在延长期限内无法提供的证据。2、二审手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满前申请人民法院的调查取证未经许可,二审法院认为应许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取证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一些规定》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证据的,应在一审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交。
法庭辩论后还可以提交证据。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证据都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交。当事人超过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或者庭审结束后提交的证据,法院可以接受,并在证据收据上注明收到的时间,但对该证据可以不予审核。如提交的证据经审核认为足以改变案件的基本定性和主要事实,应当重新开庭对证据进行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补偿由此所支出的交通费、误工费、差旅费等有关费用。
庭审结束后被告是可以提交新的证据的,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0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326人已浏览
2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