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目前我国刑法并没有专门规定入室抢劫罪,入室抢劫一般是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而入室抢劫行为是抢劫罪的一种情节加重犯。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入室抢劫应当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抢劫属于严重暴力犯罪。持刀入室抢劫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22日制定了《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一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入室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庭院、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对于入室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室抢劫。从入室抢劫的犯罪构成来看,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通过暴力或暴力威胁的手段,非法占有他人入住的公民所有或者保管的财产的直接故意;客观方面,行为人对公民住所中的一个或者几个人甚至所有人实施暴力其他强制力、抢劫财产、抢劫犯罪的危害、辐射公民家庭生活的整个区域、该区域内的所有公民及其财产都在入室抢劫的目标范围内,户内所有在场的人及其财产都成为抢劫犯罪的对象,不可避免地受到犯罪的侵害或者威胁。由于被侵公民突然遭受入室抢劫的侵害,往往因为不易与外界接触而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抗拒犯罪的危险程度远远不大于一般的户外抢劫。同时,对于犯罪分子来说,由于受害者抵制入室抢劫的力量有限,犯罪成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一般的户外抢劫犯罪。因此,就入室抢劫犯罪对受害者的侵害而言,其危害程度明显比一般抢劫犯罪严重。
属于正当防卫,不负法律责任。《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92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