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 另外不满足监外执行条件的,也不能申请监外执行。 一、监外执行需要满足的...
重婚罪的处罚种类的设置上是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没有管制的设置。从惩罚、惩戒目的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一般应当判处监禁刑。所以,重婚罪判处非监禁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存在下列情况,罪犯不能或限制监外执行:1、对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属于生活不能自理,但适用监外执行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者自伤自残,或者不配合治疗的罪犯,不得监外执行。2、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欺诈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皮.宽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这三种犯罪应严格审查保外医生,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严重疾病,诊断短期无生命危险,不得在监狱外执行。3、对于在监狱外执行期间因违法违规被监禁或重新犯罪被判刑的犯罪者,必须重新适用监狱外执行的,必须严格审查。4、对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属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的罪犯,原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或者无期徒刑的,应当在减为有期徒刑,执行有期徒刑七年以上方可适用暂予监外执行;原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原判刑期三分之一以上方可适用监外执行。
监外执行的人要去外地长住的,必须按照程序取得矫正机关的同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此有如下规定: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第十四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可以的,但是对于暂予监外执行人员要定期向实行社区矫正中心的司法所报告,到外地打工应当提前提出书面申请,司法所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监外执行的人要去外地长住的,必须按照程序取得矫正机关的同意。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2人已浏览
716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