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与受贿的形式相对应,行贿也分为两种...
一、曾因受贿受过党纪、行政处分的; 二、曾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追究的; 三、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的; 四、拒不交待赃款赃物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家工作人员就是第九十三条第一款所说的“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不包括第二款所列的人员。所谓国家机关,是指从事国家管理和行使国家权力,以国家预算拨款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组织,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系统的各级机构。第二款列举的人员,只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即学术界所称的“准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刑法规定的主体,行为人的职务必须具有公务性质,即以“从事公务”为本质特征。罪主体除上述人员之外,还有一类人员,即“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是指除前所述人员外的其他依照法律规定对公共事务承担组织、领导、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如党务人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委员。
因此,贿赂分为行贿和受贿,是必要共同犯罪中的对向犯,只有同时存在行贿人和受贿人,才可能认定为行贿罪和受贿罪,一个人不可能构成贿赂犯罪。
从刑法理论上讲属于必要共同犯罪,但在实务上并非按共同犯罪处理,而是分开处理贿赂包括行贿罪和受贿罪,进行行贿和接受贿赂的人不构成贿赂的共犯,不是共同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