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
行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受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依据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律规定中的追诉期还有一种计算方式,即连续或继续犯罪的计算方式。如果犯罪行为存在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如果犯罪行为是连续状态,则是指最后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完成之日;如果犯罪行为是继续状态,则是指处于持续状态的一个犯罪行为的结束之日。 对于连续犯,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其追诉期限的计算方式。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连续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连续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关于惯犯的追诉期限计算方式,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从刑法规定的精神以及惯犯与连续犯的关系来看,对于惯犯的追诉期限,也应从最后一次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请注意,如果细节或证据不同,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咨询律师,以获得更专业的解答。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事故责任怎么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e; 2)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双方均无责任,即意外事故,也要由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错误,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事故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根据我过法律对于什么样合同无效的规定有以下的内容,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6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7当事人主体不合格的合同;8内容不合法的合同;9无效代理订立的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19人已浏览
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