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有哪些法律依据?

2021-11-15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工人也应该支付工资。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是指在异常情况下或暂时离职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这些特殊情况主要包括:(1)劳动者在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支付。例如,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参加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会议;依法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加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等。(2)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期间的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原因停工,停产在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3)工人休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劳动者依法享受年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4)劳动者在法定假日支付工资。法定假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5)劳动者享受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劳动者在国家规定的探亲假期内探亲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6)婚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婚丧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假期或直系亲属死亡的丧事假期。一般一到三天,不在一个地方的,可以根据距离给予距离假期。期间发工资。(7)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为鼓励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还规定了产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相关法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