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依法成立的合同,原则上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对于...
一、离婚案件一审法院审理时间: 离婚的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后,如案情不是很复杂,法院一般会按简易程序来审理。如案情较复杂,法院会按普通程序审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您的问题,为您整理如下回答:房屋抵押贷款的要求:1、年龄在18-55周岁,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2、一般房屋抵押贷款额度根据房产的评估价格来确定,具体看贷款人所购买的房屋价格3、房屋抵押贷款的期限一般为1年-10年,具体期限一银行为准4、银行只接受20年以内的房屋抵押贷款5、具备还款能力,需要提供工资证明和工作地址的证明,银行存款单据等7、个人信誉良好,没有逾期还款等不良记录8、目前银行可接受的房产类型有商品房、住房、商铺、等9、其他银行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等如果您想办理抵押贷款,这些信息供您参考,具体的贷款流程,贷款材料建议您去银行咨询专业的人员,他们会给你更加专业的意见。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合同是当事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有意识地追求特定法律后果的行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利害得失,因此要求当事人必须能够认识和辨认自己的行为,判断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是行为人将其产生、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意识表示真实是合同有效的重要条件,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同其内心真实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有时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与其真实意思不符合。在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下,不能仅以行为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为根据,而不考虑行为人的内心意思。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属性,也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当然要件。合同能产生法律效力就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合法的合同显然不能受到法律保护,也不能产生当事人所期待的法律效果。同时,合同不仅应当符合法律,而且在内容上也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就发生法律效力。但是,有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规定,某些种类的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订立合同后,这个合同就不能马上生效。 当事人必须按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到有关的部门去履行批准或者登记等手续。合同经过了批准或者办理了登记后,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人已浏览
252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