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单位可以依法提供下列证据来举证职工的伤害不是工伤: 1、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的诊断证明或鉴定结论; 2、职工受伤时的物证; 3、受伤时的影像...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用人单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地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填报《事故伤害报告表》,同时应在伤亡事故发生或职业病确认诊之日起30日内填表写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首诊病历本、旁证材料、身份证等材料。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认定工伤的工人举证责任,即工人应提供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认定条件的证据,首先工人应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工人应提供证据证明工人在事故中受伤,再次提供证据证明工伤在工人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发生的,最后应提供工人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个人提供的可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银行卡、工资表、使用者发行的可证明身份证明、服务证明、胸卡等工人填写的使用者招聘的注册表、注册表等、工作记录、工作纪律、工人、同事的书面证明。员工无需提供上述所有材料,但至少必须提供一种材料,以确定劳动行政部门有劳动关系。在工伤认定中,对劳动关系存在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认定工伤的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即劳动者应当提供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15条规定认定条件的证据,首先劳动者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在事故中受到了伤害,再次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工伤事故是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发生的,最后应当提供劳动者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需要个人提供的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工资报酬的领取证明包括银行卡、工资条,用人单位发放的可以证明身份的工作证、服务证、胸卡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的“登记表”、“报名表”等,考勤记录,工作纪律,或者是工友、同事的书面证明。职工不需要提供上述全部材料,但至少必须提供一种材料,供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存在劳动关系。 在工伤认定中,对劳动关系有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