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协商解决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
遭遇劳动纠纷后应该如何解决纠纷,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解决劳动纠纷的程序有一下几点: 1、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企业调解委员会申请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纠纷有何解决途径 一、可通过协商解决劳动纠纷 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二、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纠纷 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因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但是,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3种途径来解决: 1.医患双方自行协商; 2.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3.向人民法院提起司法诉讼。患者如果是住院病人,可以找医院医务科,如果是门诊病人,可以找门诊办公室,先和医院协商一下,看看医院对此是什么态度,你也要先计算相关的赔偿额度,要注意一定有法律依据。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申请鉴定,鉴定结论做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医院应承担何种责任后,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计算赔偿额度。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的规定,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包括11项,具体为: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并较为明确地规定了上述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和计算办法。
解决劳动争议的具体途径如下:一、和解;发生劳动争议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也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达成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或者诉讼。2、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可分为以下阶段:(1)劳动争议发生后的调解发生,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2)劳动争议仲裁过程中的调解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先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作出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说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字,并加盖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法律印章。调解书由当事人签字后,可以提交法院调解。3、仲裁;不愿意在15天内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一方在协议约定期限内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在诉讼程序中处理劳动争议的最后一个程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1,147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