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3条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
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贿罪和受贿罪都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重要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两者称之为对合犯,即有行贿一般就有受贿。在实践中,由于行贿和受贿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取证很困难,因而有时候会有纪委的介入。如果在庭审时行贿人声称自己行贿,但受贿人坚决否认,一般要通过其他证据来判断是否受贿,比如行贿的物品、财产、时间、地点,受贿人有没有相反的证据或者否决的证据,如果真的没有任何证据印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只能定无罪。
行贿与受贿是对合性犯罪,受贿人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想法可以不去理会,但是如果司法机关要认定行贿成立的,一定要有人证物证等证据材料,如果找不到这些证据材料的,不能认定行贿成立。
如果行贿案件起诉到法院,法庭审判时受贿人不需要到庭,公诉人出示受贿人供述即可;检察机关讯问行贿人,一般是将行贿人作为类似于香港的污点证人,只要行贿人供认行贿事实,检察机关依次突破受贿案件,一般不追究行贿人法律责任。如果行贿人不配合检察机关,则有可能被追究行贿罪,或者行贿行为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不然是不会追究行贿人刑事责任的。刑法对行贿罪有明文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追诉就是对犯罪嫌疑人正式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8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279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