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当得利是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话,可构成侵占罪。 不当得利只有在数额较大(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不当得利是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但如果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话,可构成侵占罪。 不当得利只有在数额较大(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拒不返还不当得利是民事纠纷,一般不构成犯罪,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财产。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六条规定,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取得的利益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的,受损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第九百八十八条规定,得利人无偿将取得的利益转让给第三人的,受损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相应范围内承担返还义务。
1、不当得利不返还的情形,有可能涉嫌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侵占罪,即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若因为不当得利不返还发生民事纠纷,起诉至法院并获得了法院判决返还的生效判决,不当得利者不履行义务,而被强制执行的,若有能力执行而拒绝执行,情节严重的,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