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满足以下情形的承租人才可以把房屋转租: (1)租赁合同约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2)租赁期限六个月以上的...
一般的房屋租赁纠纷有几种解决方式房屋租赁纠纷该怎么处理,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类问题,应该怎么去解决,一般很多人都会遇到此类问题,下面就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通常情况下,租赁合同期满后,双方原本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就会终止。因此,双方需要重新商议新的租赁条件,包括租金和期限等。如果双方的观点不一致,就无法达成新的合同,租赁关系就无法继续下去。 但是,出租方应给予承租方足够的时间来腾房。具体期限没有法律规定,可以根据房屋中物品的数量、当地寻找租赁房屋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决定。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关于房屋租赁优先承租权的明确规定。所谓的“优先租赁权”,是指在租赁关系中,原承租人在原房屋租赁合同期届满要求续租时,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于其他第三人承租的权利。但是,这一规定并没有在法律法规中得到明确规定。 如果中介公司私自将厨房隔断成房屋进行出租,且违反了双方的约定,给承租方使用造成了不便,承租方可以要求中介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中介公司违反了《消防法》等法律法规,承租方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但这些问题并不会解决承租方的问题。
房屋租赁纠纷主要包括租期及押金纠纷,房屋水、电、煤费用纠纷,房屋设备的使用及赔偿纠纷和租赁备案纠纷。房屋租赁纠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处理: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申请仲裁解决或者民事诉讼解决。(1)申请仲裁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民事诉讼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解决房屋租赁中的法律纠纷可以通过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四种方式。首先,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如果和解不成,可以根据租赁合同中的约定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如果仲裁仍未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17修订)》第122条,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仲裁法司法解释全文》第二条,当事人可以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人已浏览
292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