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缓刑结束后再犯罪的不属于累犯。构成累犯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前后罪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前罪实施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
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1、考验期满没有违反人合规定,则原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在考研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依刑法69条规定数罪并罚 3、缓刑考验期间,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规定的,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因为过失犯罪属于行为犯、结果犯,主观上又是不能预见或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过失;犯罪未遂、预备、中止主观上是追求或放任侵害结果的发生,存在主观恶性大小和主观控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