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期间的工资应照常支付。双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性支付员工工资,以劳动仲裁期间为由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
申请劳动仲裁没有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凭证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仲裁时效的一般原则:按照《劳动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但当事人有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的可以顺延。何为其他正当理由,由仲裁机构行使自由裁量权予以确定。仲裁时效的特别原则:因为工伤提起劳动仲裁的,没有规定时效,而是规定了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3、综上,建议你尽可能在一年之内把事情处理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9人已浏览
4,022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