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行政机关受理行政案件后,是不需要立案的,受理案件后会进行调查,确定有违法事实的作出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1."所谓‘案底’,是指曾经触犯过我国刑法,经过法院审理后被判刑之人所留下的犯罪记录,该记录通常被保存在公安部门以及相关的国家机构之中。"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八十三条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第八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其次,如果当事人认为法院的审理程序存在违规的,有权向检察院进行举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如果行政机关决定受理行政案件,是需要立案的。例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接到投诉、举报等材料后,如果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在十五日内作出予以立案的决定,并且还应当填写立案审批表。
行政处罚档案保管期限。根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8号令)附件《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8.7.5行政处罚、处分、复议、国家赔偿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8.7.5.1重要的永久 8.7.5.2一般的30年” 但是很多地方不管是重要还是一般都是永久保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2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2,4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