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不认真执行有关换押制度,容易出现的超期羁押。 2、办案单位所认定的有别名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姓名与关押的不一致,由于未及时沟通信息而出...
变更羁押期限通知书就是通知你。被羁押人员的羁押期限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八条之规定,被更改了。更改期限为通知书上的羁押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批捕后变更羁押时间一般会是12小时至12个月。羁押期限是对待侦査、起诉、审判的人犯关押的法定时限。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在侦査中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可以经上一级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在侦查阶段,羁押分拘留和逮捕两种形式
1、未决羁押是指在法院有罪判决生效前,对法律上应视为无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羁押,是为了保证侦查和诉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一定时期的司法资源和诉讼手段的有限性,使在刑事诉讼中既能查明案件真相,又不损及涉讼公民的个人自由,成为一种理想。而如果将有限的司法资源满足某一特定的价值,则另一价值的受满足程度就必然大大降低。如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羁押措施,可防止其毁灭证据,有利于获取口供。 2、但如果犯罪嫌疑人本身是无辜的公民,那么对其自由的损害已成必然。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在刑事诉讼领域时刻处于被限制、剥夺的状态,最易受到侵害。而针对犯罪嫌疑人而非已决犯的未决羁押就更可能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一但采用羁押措施,势必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对嫌疑人的各项活动产生很大影响。
侦查人员应当在宣布拘留或者逮捕决定时,将拘留或者逮捕的决定机关、法定羁押起止时间以及羁押处以告知犯罪嫌疑人。拘留或者逮捕犯罪嫌疑人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将拘留或者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拘留或者逮捕人的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人已浏览
1,34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