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并不难区分,但在碰遇故意杀人未遂造成伤害时,二罪易混淆。所谓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的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而...
一般情况下,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并不难区分,但在碰遇故意杀人未遂造成伤害时,二罪易混淆。所谓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的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故意杀人未遂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不同的侵权对象、不同的犯罪目的和不同的犯罪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未遂)罪是指因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故意伤害罪虽然在行为结果、犯罪主体和犯罪形式上与故意杀人罪相同,但在司法实践中很容易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侵犯的对象有不同的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一般不认为伤害自己的健康是一种犯罪。所谓侵犯他人健康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的破坏,但只有故意伤害他人生命的目的,而不是对他人生命的暂时的侮辱或人格的伤害。(2)犯罪不能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伤害。对受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故意杀人(未遂)犯罪,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与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希望或允许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果,不是因为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的变化,而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些原因没有导致受害人死亡。因此,区分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不能简单地看行为结果。如果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是追求他人死亡的目的,虽然没有受害人死亡的结果,也不能被视为故意伤害罪,但应被认定为故意杀人(未遂)罪。(3)犯罪条件不同,故意伤害未遂不是犯罪;故意杀人未遂构成犯罪。即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犯罪。
1、行为人主观故意不同。故意伤害,行为人在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不是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而在故意杀人行为中,行为人在主观上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至于最终是否造成对方死亡,不会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性。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 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故意杀人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 2、侵害的权益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故意杀人罪一般较易区分,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权。 3、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故意伤害未遂不为罪;而故意杀人未遂构成犯罪,即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 【相关延伸】 问:故意伤害他人怎么赔偿? 答:故意伤害他人的,赔偿这些费用: 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532人已浏览
1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