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工作单位发生工伤,如果工伤单位不管可以申请调解、仲裁、提起民事诉讼或者协商解决。需要指出的是,提起民事诉讼之前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法院不予...
工伤期间单位不给工资,工伤职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者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要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双方签订的,单位发放的工作证、上岗证,单位的考勤表、员工花名册(一般由单位保管,建议先进行劳动监察投诉,让劳动监察去单位取得后再申请劳动人事争议委员会调取)、有本人在单位签名的领料单,单位发放的工作服(穿工作服正反面照相),讨要工资的电话录音(录音的技巧建议详细咨询律师),单位给缴纳社会保险的记录(到劳动监察投诉,让劳动监察去单位取得后再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取或者到处自行打印后让社保机构盖章)等。其次,对于单位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的,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应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另外,要证明欠你多少钱,如电话录音、考勤表、工资单、记工表、加班表(有的地方称为特勤)等。最后,如果能证明是劳动关系的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如不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就按照劳务关系去起诉。总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为了全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委托专业人士。
公司开除劳动者不给工资的没拉肚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讨要工资: 1、与公司协商,签订和解协议,按协议支付工资; 2、向工会求助(工会代替劳动者出面讨要,用人单位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3、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4、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5、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起诉(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劳动者对于终局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其他劳动争议案件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6、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7、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用人单位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劳动合同法里面有规定,用人单位要按照劳动合同来按时支付职工的工资,不可以长时间拖欠,或者是无故克扣工资。如果长时间不发工资的,用人单位需要跟职工说清楚理由,不要让职工产生不发工资的心理。如果没有理由就拖欠工资的,可以到劳动局进行反映和投诉用人单位。反映之后还没有发工资的,可以通过仲裁来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