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规定,受胁迫订立的遗嘱无效。原因是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如果存在受胁迫、欺骗情形,那么,该遗嘱内容已经违背了遗嘱人的真实意思,此时,所立的遗嘱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第2款的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胁迫是指,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者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从事某种行为。受胁迫所立的遗嘱,即遗嘱人受到他人以恐吓、威胁或者逼迫等手段要挟,为避免自己或者亲人等的生命、健康、财产或者名誉等受到侵害,而作出的违背自己内心真实意思的遗嘱。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