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
工地工作不付钱,没有合同。劳动者首先通过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然后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调解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1、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企业应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其他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2、只要你们老板是不具备承包资质,并且没给你发工资的,你们可以直接去找他上面的具备承包资质的公司索要工资。或者将他们列为共同被告。本案中老板有公司,应该具有承包资质。 3、。同时根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十二、工程总承包企业不得将工程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否则应承担清偿拖欠工资连带责任。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应当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通过下列法律渠道解决:(1)向当地劳动安全监督机构投诉;(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3)通过诉讼解决。这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后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第三,劳动欠款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8人已浏览
624人已浏览
1,361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