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约定时间内未付款,且在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内仍然未付款,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
需要看合同的具体约定; 买方的义务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逾期未付的话,卖家可追究其违约责任,是否能够解除需要看合同约定;如果没有约定解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合同的法定解除是指合同成立后,尚未履行或履行完毕前当事人一方行使法定的解除权而使合同效力归于消灭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一方不得擅自解除合同.但在履行中由于对方当事人严重违约从而使债权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达到.即使在以后能够遵守,使债权人目的仍不能达到.因应债权人宣告解除后,及时消除或减少因对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并不是说一旦违约都可以导致合同的解除.因此要对法定解除加以严格的限制,更好的保护非违约方的利益。
1、同时签订两份劳动合同,任何一方公司有权终止劳动合同。 比如员工隐瞒另一份劳动合同,与新的公司签订新一份合同,那么该公司知道真实情况后,有权终止劳动合同。并且,未先行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也可以据此主张终止劳动关系。 2、新签劳动合同后,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需要赔偿。 因为员工先后签订两份合同,会给原公司安排工作等带来经济损失,原公司可以根据相关证据予以追偿,同时要求新公司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并且,员工辞急工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数额可以是一个月的工资。
肯定违约了,承担违约责任,比如合同约定的违约金,有定金的定金不予退还。没有的约定违约金、定金的,按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 协商不了的,可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7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8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