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2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量。前款限定的仲裁时...
一、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对因同一事由引起的集体投诉,投诉人可推荐代表投诉。二、投诉应当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同时进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主要准备一些你想要投诉的相关问题方面的材料,以及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合同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和申请仲裁,程序是不一样的,当然结果也不同。投诉是直接将情况反映给监察部门,由他们出面,查实后要求用人单位纠正违法行为,不具强制力。但经过仲裁裁决的结果,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履行生效裁决的话,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你不在可以委托当地律师全权代理。
2011年6月10日,A到某工程公司从事预算工作,公司未与A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也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2013年2月5日,公司以A无法胜任工作为由,将其辞退。A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二倍工资等请求遭拒后,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9806元、二倍工资23380元。工程公司辩称,A的主张已超过仲裁时效,此仲裁申请不应受理。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A曾于2013年3月19日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为由,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要求公司支付二倍工资与经济赔偿金,并补缴工作期间的社会保险费,应认定为仲裁时效中断。A的申诉情形符合有关仲裁时效的规定,并未超过仲裁时效期间。最终,仲裁委裁决由公司支付A经济补偿5642元、二倍工资差额的合理部分21400元。
没有规定劳动监察投诉后是否有收据,但劳动监察机关不接受报告的,应当书面通知举报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27人已浏览
670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