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本办法所称本人工资,除本办法第二十三条从难以安排工作时起算外,应当从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起算,为起算前12个...
,1、伤者职工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才能计算工伤保险待遇,这些都需要劳动局工伤科。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法达成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保险待遇的申报时效是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天内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天内。用人单位不申请工伤鉴定的,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办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协调区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工伤鉴定。有特殊情况的,经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申请期限。
1、先申请工伤认定。职工受伤后需要认定工伤的,为了有利于事故调查,本人或亲属应尽早要求并督促用人单位向劳动行政部门的经办机构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如事发30日后用人单位仍未申请,本人或直系亲属也可在一年内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 2、受伤职工被认定为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向县(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向市级)劳动鉴定机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等级鉴定)。
一、受伤之后,应当立即申请工伤认定;即使用人单位不主动申请,受伤的员工也应主动申请。 二、有了工伤认定的结论,员工可以依法要求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三、用人单位未对员工进行赔偿违反《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 四、若有证据证明(包括在招聘时的书面承诺、用人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所说的员工入职后一年转正,用人单位没有办理,也属违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9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3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