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制造商在接到主管部门发出的通知,并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以符合要求的书面报告格式向主管部门提交报告,并按照缺陷汽车产品主...
哪些人发同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向主管部门进行报告制造商确认其汽车产品存在缺陷,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部门报告;制造商在提交报告的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缺陷产品,就是存在一定缺陷,造成或者足以造成使用者或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害的产品,又可称之为问题产品。《》第四十六条规定,“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缺陷”是界定产品责任最关键的问题,“产品必须存在缺陷”是缺陷产品责任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缺陷的种类一般包括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缺陷等。虽然各国法律或公约对产品缺陷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以安全性为着眼点,认为产品缺陷是指产品欠缺“安全性”或者具存“危险性”。缺陷产品责任也叫产品责任、产品侵权责任或者产品质量(缺陷)责任,是指存在缺陷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我国一般称之为“产品责任”或者“产品质量责任”。
制造商在向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应当立即将其汽车产品存在的缺陷、可能造成的损害及其预防措施、召回计划等,以有效方式通知有关进口商、销售商、租赁商、修理商和车主,并通知销售商停止销售有关汽车产品,进口商停止进口有关汽车产品。制造商须设置热线电话,解答各方询问,并在主管部门指定的网站上公布缺陷情况供公众查询。
制造商应当在接到主管部门指令召回的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通知销售商停止销售该缺陷汽车产品,在10个工作日内向销售商、车主发出关于主管部门通知该汽车存在缺陷的信息。境外制造商还应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进口商停止进口该缺陷汽车产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5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