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是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属于过失犯罪。过失犯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行为必须...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 第一种情况...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 1、过失犯罪中是有间接正犯情形的。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已的犯罪目的的人。是教唆行为的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的人犯罪,这时候不是教唆犯而变成间接正犯。 二、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是怎样的 1、不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形: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 2、第二种情况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社会的结果,从而构成犯罪。这种过失,就行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说,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同时又忙着某种侥幸心理,轻信这种结果也许不会发生。
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首先这是过失杀人,法理上没有过失犯罪一说。刑法过失至人死亡罪,是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我想指出,如果被性侵人被性侵的证据确凿,也就是死者犯罪在先,公安部门给予书面的确认。那这事情应该介于防卫过当与过失杀人之间。所以我认为检查机关不一定会公诉你朋友。其次被公诉也是有很大无罪的几率的。如果真的被公诉。我现在给你几个建议。一个是向公安机关尽可能提供死者性侵你朋友的证据。 过失犯罪特征: 1.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 2.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 3.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2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