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
《刑法》中以下这些属于过失犯罪: 1、过失爆炸罪。 2、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4、失火罪。 5、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中以下属于过失犯罪:1。过失爆炸。二是交通过失损坏罪。三是电力设备过失损坏罪。四是失火罪。五是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六、过失决水罪。7、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八、文物过失损害罪。九、过失致人死亡罪。十、过失致重伤罪。
《刑法》中有几个过失构成犯罪的小案例:过失致人死亡的钱某在厂区称重处。驾驶重型自卸车从南向北倒车时,由于观察疏忽,从东向西行走到车尾的受害者石某被撞倒碾压,导致石某抢救无效死亡,钱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被告人陈某驾驶越野车,载人从景谷县开往永平镇,与自卸车相撞,造成乘客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告人陈某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驾驶的车辆与他人驾驶的车辆相撞,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人陈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刑法,构成了交通事故罪。火灾被告石某在野外引火烧烤,风势太大,引发森林火灾。被告人应当预见,野外用火可能导致火灾,因疏忽导致火灾,其行为构成火灾罪。当然,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不止这些,但一般来说,过失犯罪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疏忽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构成犯罪;第二类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已经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而相信可以避免,从而危害社会。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0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3,364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