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如何积极探索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问题的出路?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2022-01-24
积极探索解决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问题的出路从主观上看,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面对社会的迅速变化,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心理;有些甚至还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从客观上讲,长期以来,一些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往往遭受各种歧视和排斥。尤其是在就业方面,一些单位、个人只要得知求职者是刑满释放人员,常会以各种借口推辞、拒绝,从而使得不少已决心改过从善而且掌握一定技术本领的刑满释放人员难以正常就业。他们在谋生、就业上遇到了许多不曾设想的困难和阻力。由于长期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一些刑满释放人员逐渐心生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心理,最终“破罐子破摔”,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不归路。②因此,如果能让那些曾入歧途、但确已浪子回头的罪犯在即将出狱之前,早早获得就业的机会,不仅能直接免除其后顾之忧,恢复其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而且,也有利于减少他们重新违法犯罪的几率和可能,促使他们尽快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同时,还有利于保护罪犯的基本权利,彰显一份浓浓的人文关怀。可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这一特殊的群体安置就业,顺利融入社会,是促使他们安居乐业、避免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和一项重要工程。那么,如何帮助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顺利找到谋生的出路,让他们获得新生、走上正道,发挥其特长和才智,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司法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更是全社会应该思考的问题并积极参与的事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建立安置帮扶刑释人员就业工程。采取联合、联建、联动的“三联”方式,即监狱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安置帮扶工程,建立刑释人员就业“绿色通道”;与乡(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联建,办理安置帮扶工作具体事宜;与司法部门联动,为即将新生的服刑人员提供释前法制教育,建立适应过渡带。同时,地方劳动就业市场每月向监狱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信息,与乡(镇)、街道牵头,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到监狱为即将刑释人员就当前就业形势、就业常识进行辅导,以消除他们的迷茫心理。二是成立狱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通过监狱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的支持,监狱可以成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为服刑人员构建一个刑释后走上社会就业谋生的平台。通过有规划、有目的地对服刑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在刑满释放时能掌握一至两门实用职业技能,把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守法公民,从而为其刑释后能顺利就业谋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湖南省星城监狱系该省首家出监监狱,2001年该监狱挂牌成立“湖南省罪犯出监培训中心”,对即将刑满释放的罪犯进行出监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罪犯刑释后顺利实现再就业,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定期或不定期举行狱内就业招聘会。这方面可以借鉴重庆监狱的做法。重庆监狱不久前在监所内举行服刑人员就业专场招聘会,在全国尚为数不多。来自重庆市15家企业的人事主管与即将服刑期满的300多名服刑人员进行供需洽谈(企业带来了包括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机修工、厨师等150多个工作岗位),共有70多名服刑人员与招聘企业达成出狱后的录用、试用意向性协议,招聘会取得了喜人效果。重庆监狱监狱长大声呼吁:应特别重视罪犯服刑期间的专业技能培训,并与市场需求对接起来,同时全社会都要关注服刑罪犯刑满后进入社会的继续教育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罪犯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真正融入社会,重新做人。③四是号召全社会增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认同。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之所以在就业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除了他们自身原因之外(如知识技能匮乏、思想观念落伍和心理生理障碍等),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对他们缺乏认同。长期以来社会上很多人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服过刑、坐过牢的人素质都很差。甚至认为他们“违法犯罪具有不可改变的天性”,以致很多用人单位对刑释解教人员怀有天然的抵触心理甚至蔑视和仇恨他们。因此,如果我们的社会能持一份宽容之心,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认同,给刑释解教人员一个融入社会再生的机会,给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们充满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这将不仅仅是对刑释解教人员生存的一种有力帮助,更能减少他们再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此,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用人单位要形成合力,通过引导、宣传和教育,让社会各界转变观念,形成全社会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的共同关注和帮助。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